近年來,連城縣羅坊鄉堅持把精神文明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、融入全鄉各項事業中,堅持“原生態、低成本、有特色”的“鄉建”理念和“八個全覆蓋”的“鄉治”理念,將文明城市創建工作與經濟、政治、文化、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共協調、同發展,全力打造善風上水、有溫度的幸福羅坊。
羅坊鄉充分挖掘“古事精神”文化內涵,做優做精文旅產業,積極推動古事文化廣場建設,云龍橋古事文化、坪上千畝梯田、萬畝高山茶園、走古事等人文生態旅游資源優勢凸顯,石壁山AAA景區創建工作加快推進,成功舉辦兩屆中國客家硒都中國農民豐收節暨羅坊鄉“龍騰青巖”米事活動,促進黨建與產業、鄉村治理、民俗文化融合發展。
羅坊鄉黨委書記 羅曉峰:
我鄉以黨建為引領,成立“八個全覆蓋”工作領導小組,構建主要領導親自抓、負總責,分管領導具體抓、抓具體、全程抓,各村抓落實的工作格局,以有力舉措、過硬作風推動“八個全覆蓋”在羅坊落地見效,進一步培育文明鄉風、淳樸民風和良好的家風。
羅坊鄉是古事之鄉,文化積淀深厚。以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、9個實踐站為陣地,實現文明實踐網絡全覆蓋,深入開展“一月一主題”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。以小積分“撬動”大文明,搭建“愛心銀行”平臺,健全志愿服務激勵回饋機制,將文明善行量化為志愿服務積分,2022年共評選8名“最美志愿者”,開展理論宣講、暖心幫扶等各類志愿服務活動50余場次,受眾4000余人次,全面展現向上向善、爭先創優的格局。
羅曉峰:
通過組建醫療義診、暖心幫扶等多支志愿服務隊,不斷吸納黨員、青年、巾幗志愿者參與志愿服務,讓群眾在文明創建的參與中全面提升素質。我鄉還以“民主法治示范村”創建為抓手,建成1個公共法律服務站、9個村級法律服務點,不斷健全公共法律服務體系,精準普法深入人心。
扎實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,在鄉內主干道繪制400余平方米墻繪,完成了媽祖廣場、天后宮周邊、云龍橋景區周邊環境的美化亮化,強化網格管理,建立“門前三包”、美麗庭院評選等機制,要求每名鄉干部培育1-3戶美麗庭院,掀起了一場“比學趕超”的“人居環境整治提升”大比拼,讓群眾真正成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的“主力軍”。
羅曉峰:
向上向善是社會文明進步的精神動力,我鄉堅持以優良黨風政風帶民風促鄉風,把鄉風文明建設作為文明家庭、美麗庭院、好人好事等評選的重要依據,著力抓好美德傳承、善事傳頌、文明鄉風傳播。
羅坊鄉成立獎教獎學教育基金會,實現9個村級教育促進會全覆蓋,累計募集資金總額170.7萬余元,2022年獎助90余人;發動鄉賢捐資助教、籌措建設資金16萬元,招商引資項目1個,充分展現智力科技支鄉協會羅坊分會的力量。
以“一約四會”為依托,推動各村移風易俗工作探索創新、落地落實,修訂完善鄉規民約及9個村規民約,下羅村村規民約獲評縣級優秀村規民約;成立紅白理事會、村民議事會、道德評議會、禁賭禁毒會,制訂工作制度并實現“全覆蓋”上墻,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的“頭雁效應”,帶頭簽訂《移風易俗承諾書》,倡樹喜事新辦、厚養薄葬、節儉養德、文明理事的社會新風尚。
下一步,羅坊鄉將不斷提升基層服務水平和黨組織的凝聚力、戰斗力,謀深做強精神文明建設,謀細做優文明村鎮創建,謀實做好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,促進鄉村治理、鄉風文明持續健康發展,以“沖沖沖”的工作作風,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,為建設善風上水、有溫度的幸福羅坊而努力拼搏!
編導:江云華
攝像:馬彪
錄音:羅紅梅 謝俊強
制作:陳佳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