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連城:聚焦急難愁盼 書寫民生答卷
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,連城縣堅持一體推進學查改,廣大黨員干部持續轉變作風,將“問題清單”轉化為“民生...
-
連城縣舉辦2025年全縣第五屆職工氣排球大賽
9月14日至15日,連城縣2025年全縣第五屆職工氣排球大賽在縣武術綜合訓練館舉行,來自全縣21支代表隊的250余名職工...
“連城僑界人物”
系列報道
【編者按】連城僑鄉文化底蘊深厚。從元初起,連城僑胞逐夢異鄉、敢闖敢拼,涌現了許多行業精英、領軍人物。他們愛國愛鄉、重情重義,始終關心和支持家鄉的發展和建設,成為推進家鄉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。2024年是著名愛國華僑領袖、企業家、教育家、慈善家和社會活動家陳嘉庚先生誕辰150周年。為推動全社會在新時代傳承弘揚“嘉庚精神”,縣委宣傳部、縣委統戰部、縣僑聯、縣融媒體中心聯合推出“連城僑界人物” 專欄,以“蓮僑之心 赤子情懷”為主題,通過宣傳連城18名重要僑界人物事跡,講好連城華僑故事,傳播連城好聲音,進一步激發僑心向黨、團結奮斗的強大力量,為推進連城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,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連城篇章作出僑界新貢獻。
本期刊發“連城僑界人物”系列報道【6】《吳暾:赴法工讀 郵電一生》,敬請關注。
吳暾:赴法工讀 郵電一生
吳暾(1900—1988年),字旭初,連城縣宣和鎮培田村人,法國歸僑,無線電工程師。赴法勤工儉學12年,攻讀無線電工程,在法國公司任工程師。回國后從事郵電事業35年,先后在上海、南京、重慶、新疆、南昌、廣州、南寧、西藏、北京、福州等地工作,為國內新興無線電通訊的建立與發展、科研與教育作出卓越貢獻。曾任任重慶市政協委員、福建省政協委員。
吳暾
吳暾,清光緒二十六年(1900年)出生于連城縣宣和鎮培田村。自幼聰明好學,7歲小學讀書,成績一直名列前茅。民國2年(1913年)考入長汀福建省立第七中學就讀。1917年,吳暾在福州學工,受“五四”運動的愛國精神與崇向科學技術及民主進步的思潮影響,觸發自己對國家積弱的反思。1919年“五四”運動之后,吳暾從福州赴漳州報名留法勤工儉學,12月下旬登郵輪赴法。在巴黎遇見周恩來、鄧小平等人,歡談甚洽。1921年底吳暾進林尼大學理科,選修普通數學、理論力學、數學分析等課程,1923年轉入巴黎大學,選修普通物理學,應用力學、概率學。1925年考入里昂中央工學院電機工程系。1929年成績優異被保送巴黎電工學院攻讀無線電工程。1930年畢業后入巴黎通用企業公司無線電分公司任實習工程師。
1931年,吳暾離法回國,在上海從事無線電事業。“九一八”事變后,轉入交通部上海國際電臺任工程師。新中國成立前,先后奔走于洛陽、南京、上海、重慶、新疆、廣州、南寧等地工作。1951年又調回重慶無線電臺工作,不久,赴西藏援助,在甘孜地區工作,因染高原病,調回重慶搞郵電教學工作。1958年調回福建郵電管理局從事科研工作,后轉入福建省郵電學校從事教學工作。期間曾參加過廣州市人民代表大會、全國無線電工作會議,曾任重慶市政協委員、福建省政協委員。1966年6月退休。
“文化大革命”期間,吳暾被誣為“反動學術權威”而受到審查,但經調查無反動組織關系而幸免于難。1976年遭遇車禍,雙目失明,腿腳癱瘓,經上海等地醫治無法康復。1982年冬回到故鄉培田村,1988年1月逝世,享年88歲。
1. 龍巖黨史網之《周恩來與連城青年的留法歲月》內容
2.《連城縣志》(1993年版)卷三十四—人物傳記P946
3. 培田村吳有春提供《培田村志》之《吳暾回憶二則》等資料
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,連城縣堅持一體推進學查改,廣大黨員干部持續轉變作風,將“問題清單”轉化為“民生...
9月14日至15日,連城縣2025年全縣第五屆職工氣排球大賽在縣武術綜合訓練館舉行,來自全縣21支代表隊的250余名職工...
主管單位:連城縣委宣傳部
主辦:連城縣融媒體中心
未成年專用投訴舉報熱線:0597-8923633
涉企網絡侵權舉報電話:0597-893533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