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以前只能靠手機和宣傳材料自學,遇到群眾咨詢常答不上來。現在聽了專業講解,開展工作更有底氣了,村民聽了繳費也踴躍了!”11月7日,連城縣賴源鄉科明村協理員曾大姐,深有感觸地向縣醫保中心政策宣講員說道。原來,前些天,縣醫保局“鄉村大講堂”宣講團走進賴源,曾大姐參加學習后回村做工作,僅10天就有26名村民繳費參保。

2026年龍巖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集中繳費期開啟以來,連城縣醫保部門為切實打通醫保政策宣傳“最后一公里”,讓惠民政策精準觸達鄉村群眾,創新推出“鄉村大講堂”宣講模式,抽調業務骨干組建專業宣講專班,分赴全縣17個鄉鎮開展政策宣講,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解讀醫保核心政策,掀起參保繳費熱潮。

陣地前移,面對面傳遞政策溫度
“以前總以為醫保繳費早交晚交都一樣,聽完才知道斷保會有三個月報銷等待期,連續參保還能提高報銷額度,我得趕緊回村跟鄉親們說清楚!”宣和鎮培田村黨支部書記、村委會主任吳載瑋在宣講結束后深有感觸地說。
連城醫保“鄉村大講堂”打破傳統宣傳局限,將課堂直接設在鄉鎮、村居活動場所,覆蓋鄉鎮主要領導、分管領導、包村工作隊員、村“兩委”干部、村民代表、醫保協理員及學校、兩定機構醫保聯絡員等群體。縣、鄉、村三級醫保干部面對面交流答疑,既確保政策傳遞“不走樣”,又實現壓力傳導“無折扣”,讓原本抽象的政策在近距離溝通中變得清晰可感。
方言傳情,讓政策聽懂記牢
醫保政策涉及參保繳費、待遇報銷、異地就醫等多個領域,條款繁雜、專業性強,往往“內行人記不住、外行人聽不懂”。姑田鎮醫保協理員華大姐曾因不熟悉報銷規則,不敢隨意回應村民咨詢。針對這一痛點,宣講團精準聚焦群眾關切,圍繞“繳費時間和方式”“斷保影響”“報銷比例”等核心問題,用方言、土話、家常話“聊政策”。
宣講中,宣講員將枯燥的政策條文轉化為生動的圖片、具體的案例,把專業術語拆解為通俗表達,讓村民聽得懂、記得住、用得上。這種接地氣的宣講方式,讓群眾從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聆聽、積極互動,有效拉近了政策與群眾的距離,切實解決了“政策看不懂、流程不熟悉”的難題。
案例說話,筑牢參保思想根基
“莒溪鎮璧洲村村民張某某2024年住院花費22萬余元,醫保基金直接報銷14萬多元,這筆錢對農村家庭來說就是救命錢!”宣講員在莒溪鎮宣講時,用身邊真實案例讓村民直觀感受醫保的保障作用。
相較于冰冷的報銷比例數字,鮮活的身邊案例更具說服力。宣講團通過分享參保群眾受益故事,讓村民深刻認識到醫保并非“空頭支票”,而是抵御疾病風險的“安全網”。莒溪鎮莒市村羅大爺原本覺得自己身體好,只需給老人小孩參保,聽完宣講后當即表示:“明年我一定自己也交上醫保,多一份保障多一份安心。”
截至目前,連城醫保“鄉村大講堂”已開展宣講21場,覆蓋1200余人次。宣講活動成效顯著,村民參保積極性大幅提升。以蓮峰鎮為例,10月24日宣講活動結束后,短短10天時間,全鎮已有5982居民繳費,完成率16.19%。截止11月5日,全縣繳費人數23436,完成率10.12%。
下一步,連城縣醫保“鄉村大講堂”將持續擴大覆蓋范圍,計劃走進全縣248個村居(社區),創新推出“民俗活動+醫保宣傳”“田間醫保課堂”“祠堂旁邊話醫保”等多樣化形式,推動醫保政策宣講常態化、全覆蓋,讓醫保惠民陽光照亮每一戶家庭、溫暖每一位群眾。
記者:黃水林 通訊員:林日初